A.两者性质相同,关键看辐射剂量放射性物质既包括钾40、碳14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也包含碘131、铯137、铯13等非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人工放射性物质。自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在性质上并无不同。若要思考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辐射所造成的辐射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关键是看人体受到了多少辐射,也就是所谓的辐射剂量 |
A.细胞单个基因会遭到破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正常情况下,普通公众年平均辐射剂量应在1mSv系内”。另一方面,在辐射灾害发生的情况下,ICRP建议“辐射剂量应尽量抑制在20mSv~100mSv范围内”。当人体辐射剂量达到1mSv时,就会有1个细胞基因遭到破坏。不过,这种伤害并不会立即影响到健康。人体细胞原本就具有修复受损基因的功能,因此1mSv辐射剂量造成的伤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
A.急性和慢性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世界上有些地区从环境中接收到的辐射水平比较高。例如,印度的喀拉拉邦由于海底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冲刷,受到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当地人平均每年受到的辐射剂量为7mSv,最高为每年14mSv。即使是每年7mSv,15年后也可能超过100mSv。在喀拉拉邦,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们会因此有增加癌症患病率、或是降低预期寿命的风险。这一事实表明,急性和慢性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有人认为,当基因因长期暴露在辐射中而逐渐受损时,人体内的修复功能可能能够有效逐次修复受损的基因 |
A.自来水中几乎检测不出铯的存在放射性铯虽然和放射性碘一样在核电事故发生时释入大气层,但相较于在核电事故后立即在自来水中检测到的碘,迄今为止自来水中很少会检测出放射性铯。这和铯是容易被土壤吸收的物质有关。在日本国内普通上水道系统中,水在经过净水厂的各种过滤处理和消毒后才会作为自来水使用。由于过滤过程中能去除掉绝大多数的铯,因此很少会从自来水中检测出它的存在。此外,目前井水等水源中也未检测出铯的存在 |
A.无需担心因降雪会引起辐射目前空气中几乎不含放射性物质。自核电事故发生以来,每天公布的福岛县内空间辐射剂量数据是对附着于地表和建筑物上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出辐射的测量结果。因此,降雨和降雪中不含有放射性物质。即便雪花落在身体上也无需担心辐射。积雪还能遮蔽附着于地面的放射性物质,因此降雪至少不会提升空间辐射剂量 |
A.儿童更容易受到辐射影响,因此要将风险降至最低大家都知道在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时,大量发出的放射性物质引发了周边居民的体内辐射暴露,尤其是在事故当时还是孩童的年龄层,有很多人罹患了甲状腺癌。儿童之所以比成人更容易患上癌症,其中一个原因是辐射更容易对分裂增殖活跃的细胞造成影响。不过,以福岛县居住空间的空间剂量率来看,就算孩童也不会有遭受体外辐射的风险。自核泄露发生以后,国家针对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铯设定了“基准值”,并限制出货、摄取超过标准值的食品和水。这些是考虑到儿童易受辐射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是将儿童遭受体内辐射的风险降到最低 |